当前位置 : 首页 / 初中学习资料 / 九年级语文测试题

九年级语文测试题

  一、积累运用(34分)

 

  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5分)

 

  生活里的点点滴滴,yínɡ   ▲     绕着无限的哲思。从炒菜的油锅里,领悟出“君子与小人”的道理,油的滑nì  ▲     浓稠是小人,水的清白tián  ▲    淡是君子。从劈柴之中,领悟读书做事的要jué  ▲    ,读书要“攻坚”,做事要“克难”,不遇盘根错节,就无法分辨哪把斧头是真正的利器。人人心中都有这一点灵xī  ▲     ,触事生悟,妙应无穷!

 

  2.古诗文名句默写。(5分)

 

  (1)不畏浮云遮望眼,            ▲                 。(崔颢《黄鹤楼》)

 

  (2)          ▲              ,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3)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                 。(柳宗元《小石潭记》)

 

  (4) 古诗文中,许多写花的佳句表现了作者丰富的情怀,请你写出连续的两句    ▲   ,

 

  ▲     。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5分)

 

  A.同学们要做到开卷有益,就必须多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文化活动。

 

  B.毋庸置疑,诵读经典可以提升学生修养,陶冶学生性情。

  C.人们都喜欢观赏日出,无不赞叹太阳升起时的巧夺天工。

 

  D.当众声喧哗的网络将“布鞋院士”的盛誉簇拥向他时,李小文院士却充耳不闻,安静地做一辈子风轻云淡的“技术宅男”。

 

  4.下列选项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5分)

 

  A.“幸福的家庭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出自《傅雷家书》的名言。

 

  B.《水浒》中,梁山好汉三打祝家庄的起因是为了救时迁,花和尚鲁智深和行者武松是在攻打青州后入伙梁山的。

 

  C.《童年》中外祖母既有顺从忍耐的一面,又有见义勇为,乐于助人的一面,比如外祖母挥舞扁担敢跑五个殴打乡下人的小市民”这情节。

 

  D.《海底两万里》描写“林肯号”捕捉“怪物”的惊险场面,其实这怪物并非独角鲸,而是一艘构造巧妙的潜水艇——“若第留斯号”(“鹦鹉螺号”)。

 

  5.填入横线处的诗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5分)

 

  有人说,美好的事物常常的是短暂的,欲留而不得,因此要学会珍惜。“        ,     ”

 

  就表达了这个意思。

 

  A.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B.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C.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D.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6.下面是一则新闻,请选择排列顺序最适当的一项是(  ▲  )(5分)

 

  “羊年最佳春联”揭晓

 

  据新华社北京2月17日电(记者史竞男)①这次活动展示了中国人民同心共筑中国梦的良好精神面貌,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②2015羊年春节春联征集活动由中央电视台、中国楹联学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国家图书馆共同主办,征集作品以“迎春送祝福 网聚中国心”为主题,征集活动从1月1日上线开始到1月31日截止,参与人数超18万,共征集原创春联作品近10万副。③活动所征集的春联作品,既昭示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时代精神,又体现文化传承和民俗生活,表达了对反腐倡廉、坚持群众路线的决心,以及让国家更加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④如“廿四字箴言铭座右;万千家福祉系心头”点题中国梦,唱响主旋律;“拍蝇打虎猎狐,人民点赞;马去羊来燕舞,华夏开春”着眼反腐倡廉,颂扬伟大成就。⑤17日,“2015羊年春节春联征集活动”评审结果在央视网揭晓。经专家评审,最终评出300副“羊年优秀春联”和30副“羊年最佳春联”。

 

  A. ⑤②①③④   B. ⑤①②④③    C. ②①③④⑤   D. ②①⑤④③

 

  7.请为下面漫画拟写题目,并写出漫画寓意。(4分)

 

  ⑴题目:        ▲               (2分)

 

  ⑵寓意:                       ▲                               (2分)

 

  二、阅读理解(36分)

 

  (一)(16分)

 

  走失的黑猫

 

  海 飞

 

  街上碰到了强巴,强巴说因为他一直想要回那只猫,结果出现在敬老院的次数多了,那儿的人那时候风正扬起我和强巴纷乱的头发。我、强巴、玲子穿着清一色的牛仔裤,无所事事地出没在杭城的一些角落。然后玲子说,有一只猫,黑色的,走丢了,爪子是白的。如果能给丢了猫的老太太送回去,给赏金一万。玲子是看了豆腐巷巷口墙上的寻猫启事后说这话的,玲子说,如果我们找到了,那我们就可以三天两头去南山路泡酒吧了。

 

  我们真的开始在杭州温软的春风中寻找黑猫。我们走遍了杭州的弄堂和小巷,始终没有发现传说中的黑猫。有一天我说,老太太老眼昏花的,给她送一只随便的黑猫不就行了。强巴和玲子说,这也能行吗?我说,行也行不行也行。于是我们从吴山花鸟市场买来了一只黑猫,把四个爪子给染白了。我们给它取名叫:随便。

 

  我们把随便送到了老太太那儿。⑴老太太坐在轮椅上,一窗稀薄的阳光,无力地像柳条一样垂下来。老太太眯缝的眼睛慢慢睁开,她笑了。她给了我们一万块钱的支票。我们突然发现,老太太很有钱,她家里的陈设都很高档,她有着一间大大的房子。我们和老太太聊天,老太太天花乱坠地说自己以前是如何的大家闺秀。因为突如其来的一笔横财,我们要去喝酒泡吧,玲子要去买新上市的服装和化妆品。随便抬起头,望着兴奋的我们。随便的目光,充满了忧伤。我们推着老太太上路,我们让她吹西湖的风,陪她看西湖上空腾起的喷泉。⑵老太太咧开了嘴,她的嘴里能看到黑洞洞的数十年光阴。

 

  我们的日子过得舒适而平坦。强巴常一个人去和老太太聊天,强巴说老人们都是可爱的。但是老太太在开心了没多久以后,突然离开了人世。我们再次去找她的时候,看到随便躲在远远的角落里。豆腐巷里热闹非凡。我们从邻居的口中知道,老太太分别在英、法、美的三个儿子,和一个在北京当官的女儿,都已经回来了。他们是来奔丧的,他们说,要按最高的规格办丧事。他们有的是钱,他们说娘辛苦了一辈子,他们说为人子女要尽孝道。

 

  我们不知道这丧事是如何的隆重。亲人守夜的那天晚上,是一个没有月色却白亮异常的白夜。我们像三个瘪三一样,远远地看着忧心忡忡的随便。随便脚上的白色颜料已经退去,随便冷冷地看了我们一眼,跃上了屋顶的灰瓦之上,消失了。强巴望着随便一掠而过的身影,轻声说,黑猫不见了,黑猫肯定不见了。我们的生活渐归平静,我们在等待着下一张寻猫启事来改变我们贫穷的生活。

 

  后来有人告诉我们,这只黑猫出现在半山的敬老院。半山敬老院里的老人们,已经和这只黑猫打成了一片。我们去寻找黑猫,我们想要随便重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敬老院,随便在阳光下的老人们中间嬉戏、盘旋。强巴去抱随便,随便却躲开了。它跃上了屋顶,然后消失在将夏未夏的风中。

 

  玲子去了一家超市当营业员,我去了三替公司当水道疏通工,我们不能老是替人找猫谋生,也没有人需要我们去找猫。好久以后,我们在大问他愿不愿意留在敬老院工作。强巴说,愿意。强巴就留下了。强巴告诉我们,那个丢失黑猫的老太太,其实从未养过猫。老太太害怕寂寞至死,所以愿意出钱来寻找黑猫。其实去她那儿作假骗钱的人很多,她选定了我们,是因为我们人多。可以让她多一些开心。

 

  第二年清明,我们去公墓看望老太太。我们骗了她的钱,总得还她一些什么。我们最后决定还她思念,外加野花一束。在公墓,我们看到了不远处,一只曾经消失的黑猫,在碑林里一闪而过。

 

  8.第三自然段有两处划线句,选择任意一句,说说这样写的表达效果。(4分)

 

  ⑴老太太坐在轮椅上,一窗稀薄的阳光,无力地像柳条一样垂下来。

 

  ⑵老太太咧开了嘴,她的嘴里能看到黑洞洞的数十年光阴。

 

  ▲                                                        [来源:学_科_网Z_X_X_K]

 

  9.试分析第二段“我们真的开始在杭州温软的春风中寻找黑猫。”这句话在小说中的作用。(4分)

 

  ▲

 

  10.小说的最后,“强巴告诉我们,那个丢失黑猫的老太太,其实从未养过猫”这一结局出乎意料,但合乎情理,请结合有关情节进行分析。(4分)

 

  ▲

 

  11.小说写的是老人,却以“走失的黑猫”为题,说说作者这样拟题的用意。(提示,可以从结构、情节、主题等方面选择角度来说。)(4分)

 

  ▲                                                         (二)(16分)

 

  李学士喜藏书

 

  (宋)沈括《梦溪笔谈》

 

  李学士①世衡喜藏书,有一晋人墨迹,在其子绪处。长安石从事②尝从李君借去,窃摹一本以献文潞公③,以为真迹。一日,潞公会宴,出书画,而李在坐,一见此帖,惊曰:“此帖乃吾家物,何忽至此?”急令人归取,验之,乃知潞公所收乃摹本 。李方知为石君所传,具以白潞公。而坐客墙进,皆言潞公所收乃真迹,而以李所收为摹本。李乃叹曰:“彼众我寡。岂复可伸?今日乃知身孤寒。”

 

  【注释】① 学士:古代掌管文字撰述的官员。② 从事:地方军政长官任用的助理人员,翻译时可以直译……③潞公:爵位名,封潞国公,名文彦博,是北宋 大臣。

 

  12.解释下面的字词(4分)

 

  ⑴有一晋人墨迹  (   ▲   )         ⑵具以白潞公。(   ▲  )

 

  ⑶而坐客墙进    (   ▲   )         ⑷岂复可伸     (    ▲  )

 

  13.下面“乃“字意思相同的是哪一项?(  ▲  )(2分)

 

  ①此帖乃吾家物          ②乃知潞公所收乃摹本   ③乃知潞公所收乃摹本 

  ④皆言潞公所收乃真迹    ⑤李乃叹曰            ⑥今日乃知身孤寒

 

  A  ①②⑥        B②⑤⑥            C  ①③④             D①③⑥

 

  14.最后一句话中李学士在感叹什么呢?下面理解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感叹自己是一个孤苦而寒酸的人,而且势力过于孤单,在这种情况下感觉更加强烈。

 

  B.感叹当今世风日下,一切都以人的尊卑贵贱来判断黑白和是非,人贵言重,人微言轻。

 

  C.发现自己家的晋人墨迹被石从事调换了,而自己拿的不是真迹并被嘲讽,所以很难受。

 

  D.对于周围众人受到蒙蔽,不能知道事情的真相而做出了错误的判断感到十分痛心。

 

  15.选出下面成语或者熟语更接近本文的主旨的两个(填入两个序号)(  ▲   )(3分)

 

  A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B挂羊头,卖狗肉       C 混淆黑白,指鹿为马

 

  D 恃强凌弱,以多欺少     E趋炎附势,势利之交

 

  16.将下面这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长安石从事尝从李君借去,窃摹一本以献文潞公,以为真迹。

 

  ▲

 

  (三)(4分)

 

  水口行舟

 

  (宋)朱熹。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蓬看?依旧青山绿水多。

 

  【注】《续资治通鉴》154卷载,南宋庆元元年韩胄擅权,斥“道学” 为“伪学”,诬告朱熹“资本四邪”等六大罪,庆元三年朱熹等五十九人被列入“伪学党”通缉在案。年初,朱熹和他的学生黄千、林用中等从闽北乘船南下古田,此诗乃抵达水口感时之作。

 

  17. 欣赏古诗宜于从字里行间入手,从炼字遣词中看出作者用心之妙与表意之深。请先选择诗句中的一处字词,然后从内涵和作用两方面来解说其妙处。(2分)

 

  ▲

 

  18.参考后面的背景注释(不必引用),说说这首诗蕴含了怎样的人生道理。(2分)

 

  ▲

 

  三、写作(共30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小牛问老牛:“你的鼻子上怎么比我多了一个孔呢?”老牛故作深沉地说:“这个孔是人们用来穿上绳子牵着我们走路的,你长大了也会有的!”小牛一扬脖颈,倔强地说:“不!我不要!我为何要人牵着鼻子走呢?我要走我自己的路!”

 

  结合以上材料,任选一个写作角度,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文,题目自拟。

 

  
梨洲中学2016届夏令营活动学科素养检测

 

  语 文 答 卷

 

  一、积累运用(34分)

 

  1.                                                              (5分)

 

  2.古诗文名句默写。(5分)

 

  (1)

 

  (2)

 

  (3)

 

  (4)

 

  3.(5分)(       ) 4.(5分)(       )5.(5分)(       )

 

  6.(5分)(       )

 

  7.(4分)

 

  (1)题目:                      (2分)

 

  (2)寓意:                                                      (2分)

 

  二、阅读理解(36分)

 

  (一)(16分)

 

  8.(4分)我选择 (   ) 句,

 

  9.(4分)

 

  10.(4分)

 

  11.(4分)

 

  (二)(16分)

 

  12.(4分)     (1)(              )       (2)(               )

 

  (3)(              )       (4)  (             )

 

  13.(2分)(      )14.(3分)(    ) 15.(       )(3分)

 

  16.(4分)

 

  (三)(4分)

 

  17. (2分)词语:            ,

 

  18.(2分)

 

  三、作文。(30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小牛问老牛:“你的鼻子上怎么比我多了一个孔呢?”老牛故作深沉地说:“这个孔是人们用来穿上绳子牵着我们走路的,你长大了也会有的!”小牛一扬脖颈,倔强地说:“不!我不要!我为何要人牵着鼻子走呢?我要走我自己的路!”

 

  结合以上材料,任选一个写作角度,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文,题目自拟。

 

  
语文参考答案

 

  一、积累运用(34分)

 

  1.萦   恬  腻  诀   犀(每空1分,共5分)

 

  2.(1)自缘身在最高层 (2)赢得生前身后名 (3)水尤清冽 (4) 示例: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每空1分,共5分)

 

  3.(5分)B  4.(5分)A   5.(5分)A   6.(5分)A

 

  7.⑴题目:要命的WiFi(意思对即可)(2分)

 

  ⑵寓意:无线信号遍布现实,人们被其异化,失去了生活和思考的能力。(2分)(意思对即可)

 

  二、阅读理解(36分)

 

  (一)(16分)

 

  8.⑴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将初春的稀薄阳光比成无力的柳条,突出阳光并不强烈(不够温暖不够和煦等),一方面点出季节的特点,(点出比喻的实际内容1分)也暗示出老太太的生活处境的平淡孤寂(点出其引申比喻义2分)。为名为寻猫实为寻求关怀的情节服务。(这点可以不答。如果回答很完整,也可以酌情抵掉前面的扣分。)

 

  ⑵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点出其年老缺牙之后的形象特点,(1分),而“黑洞洞”与“数十年光阴”又点出其漫长生活的平淡孤寂乏味等,(2分)。为名为寻猫实为寻求关怀的情节服务。(这点可以不答。如果回答很完整,也可以酌情抵掉前面的扣分。)(以下四点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分,每个要点2分。

 

  9.⑴推动小说情节发展(或承上启下)。我们欺骗老人,和老人相识等故事都源于我们看到寻猫启事后真的去寻猫这一情节。⑵“温软的春风”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季节(自然环境),渲染了温暖、懒散的氛围,为下文老人的满足和“我们的日子过得舒适平坦”作了铺垫和烘托。⑶“真的”有强调之意,强调在偌大的杭城寻猫之难,为下文我们欺骗老人作了铺垫。⑷“真的”有强调之意,强调我们寻猫之行为的出人意外,暗示出我们这一群人懒惰、无所事事、贪图享受,期望不劳而获的生活态度。(答出2点即可得分,每点2分)

 

  10.⑴我们把随便送到老太太那里,她并没有仔细检查这是否是自己丢失的猫就给了我们支票。我们的行骗这么容易就得逞,这就暗示老人并不真的关心猫,一万元悬赏归来的猫对于她并不那么重要。⑵老人更喜欢跟我们呆在一起,和我们“天花乱坠”地说往事,被我们推着去看西湖,和强巴聊天。老人悬赏一万找回猫之后,却并不见她如何爱猫,前后态度的变化,暗示老人可能并没有与猫长期相处的习惯。⑶老人和我们相处,从未说起自己显赫的儿女,只说有钱是因为自己以前是大家闺秀。事实上,她的儿女有权有钱,但远在外地,工作繁忙,几乎不能来看望她,这个空巢老人内心充满寂寞,她有自己的难言之隐,对有些事进行隐瞒,也是人之常情。(答出2点即可给分,每点2分,言语可以更简略一些,要素具备言之成理即可)

 

  11.⑴结构上,是全文线索,所有故事情节都围绕“走失的黑猫”展开。

 

  ⑵情节上,推动情节发展,情节的起端、发展、高潮、结局都由这“走失的黑猫”推动往前发展。体现了我们这群人从无所事事、好吃懒做、坑蒙拐骗变成学会关心他人,努力寻找工作的过程。

 

  ⑶主题上,体现出老人空巢的孤独寂寞,甚至不惜谎称黑猫走失来吸引旁人关注关心。

 

  ⑷“走失的黑猫”象征着我们遗失的责任心和上进心,只想着帮人寻猫甚至骗钱挥霍过活。在寻找黑猫的过程中,我们也找回了责任心、上进心、善良心,找到了生活的意义与做人的价值。(答出2点即可,每点2分)

 

  (二)(16分)

 

  12.(1)墨迹:书法作品 (2)详细地(写“具体”得0.5分) (3)(像墙一样)围逼,集体(一起)围过来(压过来)。(4)哪里,怎么

 

  13.C   14.  B   15. C E(对一个得1分,2个全对得3分)[来源:学*科*网Z*X*X*K]

 

  16.长安的石从事曾经从李世恒那儿借去,偷着描摹了一本,并把它献给了潞国公,文潞公把它当做真迹(认为它就是真迹)。

 

  (若翻译为“石从事把它当做真迹献上”,亦可得分,但必须将“以为”翻译成“以之为”,即“把它当做”的意思。)

 

  得分点:①尝,曾经;②窃摹。偷偷临摹,③以献,把它献给,④以为,(潞公)认为,潞公把它当做,(石从事)把它当做。(“石从事”按照注释意思此处应该直译,如果翻译不简洁减1分。)(以上四个小点每错一处减1分)

 

  (三)(4分)

 

  17. 示例:“夜如何”写出诗人心中的担忧,引出下文的“依旧青山绿水“的美景。

 

  “试卷”刻画出诗人既抱希望而又疑虑不安的心态,引出下文。

 

  “孤蓬”表现了诗人孤独的处境,突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不安之深,。

 

  “依旧”则透露出诗人无限欣喜之情,与前文的“风浪“行程对比。

 

  其他字词如能体现诗人运用借景抒情或者对比的手法,写出舟行江上的见闻感受,表现诗人情感变化,亦可酌情给分,但选词意义过浅只给1分。

 

  18.参看下面的参考表述,要点出风雨或者灾难的暂时性,指出美好的境界是永恒的或者总会到来的。这两点都必须具备才可得满分。

 

  ⑴风雨总是暂时的,风浪总归会平息,青山绿水是永恒的,一切美好事物的生命力终究不可遏制。

 

  ⑵人生道路不会总一帆风顺,不要害怕风雨,要坚信自己,风雨过后终究能达到青山绿水的理想境界。

 

  ⑶感慨人生道路不会总一帆风顺,搏击风雨,才能抵达成功的港湾。别看现在风雨如晦,但风浪终会过去,明天再看,青山依旧。(引用原背景注释并且不作解说扣1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