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习态度
1、有一类同学是简单的题不愿做,难题不会做,因为太过浮躁,直接导致在初二初三的学习直线下降。
这类同学应该强迫自己认真完成每一道自己会做的题,认真思考每一道自己不会的题。保证会做的做对,不会的问会。毕竟,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学不好,最着急的是自己。记住,不要放弃。
2、另一类同学是做题不写过程,直接导致考试没有过程分;由于思考不严谨,所以会做错或遗漏答案;难题更是没有思路。
这类同学应将思考的事情写成文字,用数学语言表述自己的思维过程。每一个步骤从何而来,有何作用,写在纸上才能看得清清楚楚。同时,锻炼书写能力以及适当的排版都是对考试有所帮助的。简单题多梳理思路,遇到难题才不会手忙脚乱,按部就班的分块解决每一部分,多锻炼思维的逻辑性才能做到目无全牛,条理清晰。
3、还有一类同学是属于自我放弃的类型,这类型的同学主要是在数学学习中没有找到自我成就感,在这种情况下要学好数学,就需要自身努力,相信自己,但家长和老师的鼓励也是非常重要的。
二、学习习惯
1、喜欢用铅笔的同学,会过于依赖铅笔,习惯于没想好就下笔,导致考试时多次使用修改,卷面凌乱。当没有可涂改工具时不敢下笔写。
其实除了画图的时候,其他一律使用签字笔书写。除了笔误,由于思路不清或是方法错误导致的失误尽量不要用涂改带修改,标明错误,在一旁写下正确答案。一来,养成“慢想快写”的好习惯二来可以保留错误作为警戒,三来,强制自己的行文工整,否则会一团糟。
2、有些同学习惯于用签字笔或圆珠笔在几何图上标注,原图会被涂改的一团糟,什么都看不清。应该改用铅笔画图,学会科学的标注相等的线段,相等的角,辅助线用虚线等等。
3、看见题目,急于下手,结果思考不出来的时候应该再读几遍题目,尤其是几何题,综合题。看清题目的已知条件,转化成自己理解的方式,同时将已知条件标注到图上。
4、避免计算粗心,解题时要严格按照步骤进行,写出详细过程;做题要规范;对于易混、易错的知识要善于总结、积累,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练习。
三、学习方法
1、由于对于几何模型认识不充分而导致的不会做辅助线。
每一种基本的几何模型都有定义、性质和判定三方面,要将这三方面知识熟记于心。一般来说应用的过程是:判定是哪种模型→此模型有何性质→此性质能不能直接用→若不能,则作辅助线体现其性质。例如:暑假学的平行四边形模型→对角线互相平分,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等腰三角形模型→三线合一。倍长中线模型→有三角形一边中点,可以考虑倍长中线构造全等。还有梯形的的三类辅助线,都应该熟记。
2、由于考虑问题不全面而导致不会进行分类讨论。
首先注意几种经常需要分类讨论的知识点,就初二暑假的知识点而言,函数自变量取值的范围,一次函数的k,b的正负性,平方根的双重性,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与线段长度的转化等等。
然后学会讨论方法,把每一种情况都写下来,然后分别解出每种情况下的结果。
最后注意分类之后的取舍,并不是所有情况都是正确答案,尤其是解分式方程和根式方程的时候,会出现增根,一定要检验。
3、由于对于题型本身掌握不好,没思路;不敢动笔;不会写过程;会做,懒得写而导致自信心不足,不敢下手,考试比作业还差。
首先需要问老师、对比类似的例题寻找相同之处;几何先找模型,在思考此种模型的性质特点以及辅助线做法。代数看过程,分析每一步的目的。
然后有想法一定要落实在笔头上。怕错写在草稿纸上,视觉带给我们的思路远比空想要多;
其次在上课的时候认真记笔记,将老师的解题过程详细的记录在本上,几何有模型,代数有步骤。多模仿老师的解题过程,慢慢熟练。
再次会做不代表能做对,很多题目的易错点只有在做后才会发现。很多丢分的题目往往是那些一看就会一坐就错的“简单题”。
最后有时候解题方法不是一下子就能想出来的,一步就能想出来,那就是完美主义理想。所以在没有明确思路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多尝试,一定可以找到正确的思路方式。
四、学习建议
1、学习要有规划并且要坚持执行
新的学期开始了,有的孩子还沉浸在春节的愉悦中,还未收心;相反,有的孩子初一上学习不是那么认真,感觉下学期要抓进了,所以家长准备各种辅导资料,准备在初一下“暴饮暴食”,而这时孩子压力也大,往往也就虎头蛇尾不能坚持下去了;
在针对七下数学的学习,家长可以孩子制定学习计划,例如:七下代数部分可以分为实数、二元一次方程、不等式与不等式组,每天坚持练习10-15分钟,把整个学期的目标分解,将每周的学习规划列表,也不要急于一次性全部做完,看到自己每个小的目标逐步完成,孩子的学习也会越来越有信心了。
2、平行线、相交线与坐标系使几何难度增加
(1)相交线、平行线真正开始了初中几何的学习,平行线性质和判定运用的思想和方法一直会贯彻初中几何学习始终,所以几何这一块入门必须学好;
(2)从往届初一学生和寒假班来看,只注重结果的思想,证明题的过程书写不规范是最大的一个问题。所以重点就是要慢慢培养孩子规范的书写,千万不能只满足于题目会做或者会证明这个层次上。
(3)如果是过程书写不规范或没意识写这个还不难,可以训练;难就难在有的同学对性质到平行判定、再由判定推出性质很纠结,就是通常所说的找不到思路,这就是两极分化的主因,这个必须要花狠功夫强化,因为以后所有的几何问题都是性质和判定反反复复的运用,例如后面八年级要学习的三角形、全等三角形、四边形等等。
总的注意两点:一是几何题书写过程规范性的训练; 二是训练学生对于平行线判定和平行线性质的理解和灵活应用。
3、学好平面直角坐标系为后期函数和代几打基础
平面直角坐标系是在数轴和绝对值基础上开始学习的,开始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就进入到初中代数很重要的一个大的函数部分了,这一块的学习对于后期代几综合题及函数是重要的基础,也是中考中重要的知识点,这一块的学习注意以下几点:
(1)平面直角坐标系的一系列基本概念:比如坐标轴、象限、点的坐标等等。内容不难,关键要理解多练习,这一块一定要学扎实了;
(2)坐标的对称:这个内容中有一个难点,关于特殊直线的对称,是需要花大部分时间练习和理解。
(3)坐标的平移:这个是中考的难点,这部分希望在学习时真正理解平移的内涵,灵活运用。比如说如果点不变,坐标轴平移了,怎么办?像这些问题都是需要灵活处理的。
4、计算能力的培养
(1)初一下学期方程组和不等式强调计算,而整个代数就是计算。计算包括准确率和速度两个方面。七年级上学期的期末考试计算量相对较大,期末考试中,有的学生1个小时就做完了,然后又检查了几遍,最后115以上;有的学生收卷的时候还没有做完,分数自然不高,而七下的计算难度有大大增加了,所以计算的培养要重视,也是为后期八年级学习整式、分式、根式打下好的基础;
(2)事实上计算速度越快的学生,大部分准确率也很高。因为他们对概念,法则,技巧,移项,去括号,去分母,合并同类项已经掌握得非常好了,速度自然就快,准确率自然就高。所以建议各位同学平时可以多练练计算,练练解方程,熟能生巧。